你為什么總是買不起房?
不管對不對,看以下幾點分析(勿對號入座)
糾結猶豫型:
手頭有錢付首付的時候,看房永遠帶著挑兒媳婦的眼光,嫌七嫌八。樓層不行,朝向不好,陽臺太小,客廳不好,一個廁所,格局一般……
不停地嫌下去,嫌到能付得起錢的首付,變得付不起
不要帶著挑毛病的心態看房,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房子,要懂得妥協。
特別不要帶著七姑八姨一群人去幫你看房,那個時候大家都覺得得幫你發現點毛病,不挑點毛病將來你后悔了會怪他們。
所以一般帶一大群人去看房的,基本上買不到房。
有一群“處女座”的購房者,永遠想買套完美的房子,地段、價格、戶型、樓間距、綠化,以及周邊配套,甚至未來規劃等等,永遠要選擇完美無缺的房子。
講究錢要花在刀刃上,房子的所有條件一樣都不能差,不然,看不起!堅決不買!
要懂得變通,其實可以曲線救國。錢不多就買偏點,買不起大的就先買小的。
香港人都用血的經驗總結了:“先上車再說”。上了車再考慮換個好的座位。不上車永遠追不上車的速度。
心理不平衡型:
看中的房子,結果查了一下,半年前比現在便宜一萬,心理就不平衡了,覺得買虧了。索性不要了,再看別的。
錯過的機會不可能再重來,
不停地拿昨天的價格和今天對比是沒有任何意義的,將來也會繼續買不到。
不安定型:
不確定這座城市發展,想著幾年后也許去別的國家,或者去別的城市。所以看房也不確切,猶豫不決。想買又不想買。
一晃幾年過去了。房價也升天,后悔當初沒有定下來。
未來不知道在哪里,但目前能承受得起就先買下來,有房在手才安心。未來可以賣掉。
看中的房子,上網一搜,有人說物業不行,有人說偏遠,有人說房子質量不好,有人說遠處有墓地之類的。
如果有機會你又沒買成房子,將來也會發生兩件事:
第1是:沒買房,錢不知不覺花了,什么都沒留住。
第2是:租房子,自掏腰包,花自己辛苦積蓄的錢,等于是在給房東還房貸,最后一無所有。